想一想,還沒出國以前,儘管非常確定自己這輩子一定要出國唸書,卻沒有在國外長住的想法。現在的生活變成這樣,我也只能很宿命論地歸咎成緣分。
前天晚上,從米奇口中傳來家裡寶貝貓Milu死去的消息,遠在台灣的我,竟然能心平氣和地接受了這個事實,在MSN的這一頭安慰著難過的米奇... 當時的我,是抽離的。米奇說:「只剩兩個碗了!」我想,那一份悲傷,大概要等到我回到義大利,才能真的體會到。
每次回到台灣,都會有一種很奇特的感覺,似乎在義大利的種種只是一場夢境,打從腳踏進中正機場的那一刻,我就從夢境醒了過來,腳踏實地得生活著。然而在回到義大利的時候,卻不會有這樣的感覺... 對那塊土地缺乏歸屬感,大概是真正的原因吧!
年紀越長,就越感受到自己的情緒性,也許在活了三十個年頭以後,越來越能夠擺脫一些世俗的枷鎖,按著自己的腳步過日子,儘管居住的地點,是一種被動性的選擇。在義大利的我,會刻意地把一些情緒給蓋起來,試著用正面一點的角度來融入這個社會,我慢慢地接受了它,卻不知道這個情況是單行道,還是雙軌的交流?
以前曾經跟許多義大利朋友說,在台灣過台灣的生活,在義大利過義大利的生活。這次回台,似乎感受到,那條線越來越模糊了...
2 comments:
你的心情,也許是我們這些嫁到外地、在外生活的人的宿命吧。我自己只要不旅行,就沒機會體會那樣的抽離感,或重溫那種"何處是家"的疑惑。的確如你所說,這真不知是好是壞?
我只是覺得
不管是在義大利過台灣的生活
或者是在台灣過義大利的生活
家在哪裡?
也許
哪裡有歸屬感哪裡便是家
這樣的歸屬不在土地、父母、伴侶的所在
而是,家存在於心底深處的連結、牽繫
拿起電話就能夠不假思索地播出熟悉的號碼
知道巷口的麵包固定在下午四點鐘出爐
總是能夠準確預測這一聲叮咚,是隔兩戶人家裡的小朋友下課回家了
或許,妳就是家
家就奇妙且安靜地捲屈沈睡在妳的背上啊...*_^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