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30, 2008

Tresche Conche




這是進入Asiago的第一個小鎮。今天上山玩耍,跟團購蔬菜的朋友們一起到一間農場(?)用午餐,大家約在這裡的教堂前碰面。我們完全沒想到山上下這麼大雪,有人沒穿雪鞋就算了,還把雪鍊放在家裡…希望等會去的地方不是在樹林中,車子在下雪天卡著可不好玩…

November 28, 2008

燉飯(基本食譜)


浪上有人敲碗要燉飯食譜!在格子裡找找,才發現自己也沒寫過燉飯的基本食譜,趁著今天還沒開工的空檔,趕快寫下來跟大家分享。

燉飯基本食譜:
1. 基本材料(四人份):300公克的米(專門煮燉飯用的,我家通常用Carnaroli種,其他比較常見的應該是Arborio種)、一公升的高湯(可以是蔬菜高湯或雞高湯)、四大匙橄欖油、20公克奶油、一個小洋蔥、一杯白酒(dry)或紅酒(看燉飯的主角調整,如果是紅菊苣或番紅花類等偏棕色的就用紅酒)、適量的帕米森起士(看個人喜好約30-50公克,磨成粉)、胡椒、鹽。

2.燉飯主角:可以是時令蔬菜、起士或海鮮。蔬菜的量,我通常估一人100公克,其餘則是一人50-80公克,這些都可以按個人喜好調整。

3. 基本做法:
(1)橄欖油在深鍋裡加熱,加入切成小丁的洋蔥,用中小火翻炒至變色。
(2)加入米,將火稍微轉大,拌炒約一分鐘,至米粒周圍呈半透明狀時,加入酒。
(3)當酒差不多被吸乾時,開始慢慢加入高湯。高湯必須先準備好在一旁備用,並維持小滾的狀態。每次加入高湯的量,以稍微淹過米為準,一次不可加入太多高湯。
(4)高湯入米開始燉煮以後約五分鐘,可以加入一旁先準備好的燉飯主角(不過這個加入的時間也因主角而異...),並繼續慢慢加入高湯熬煮。約十五分鐘以後,米粒應呈「彈牙」狀(也就是al dente,米心尚未完全煮熟的狀態)。
(5)燉煮的時間會依選擇的米種而異,一般約在二十分鐘以內。在熄火前三分鐘加入食鹽調味,熄火後加入奶油與帕米森起士攪拌,蓋上鍋蓋悶兩分鐘。上桌的燉飯應該要很creamy,不會太乾。

November 19, 2008

【食驗室】Risotto di Broccoli e Ricotta

上星期莫名其妙隨著團購來了一堆綠色花椰菜!我連著兩個禮拜努力做不同的變化,從搭配鯷魚做成義大利麵醬、清蒸、炒大蒜等能想到的都輪過了一遍,今天決定動動腦筋,來個創意廚房實驗。



材料如下:(兩人份)
200公克綠色花椰菜,一個小洋蔥,一杯米,100公克Ricotta起士,30公克帕米森起士(磨成粉),蔬菜高湯、橄欖油、鹽、白胡椒適量。

做法:
1. 洋蔥切絲;綠色花椰菜洗淨後,取下綠色的花(長度約2公分),其餘莖的部份,則去皮切小塊,丟入蔬菜高湯內煮軟後取出備用。
2. 兩大匙橄欖油熱鍋,將洋蔥炒軟後放入花椰菜的花拌炒五分鐘,然後加入一杯米炒兩分鐘,再加入恰淹過米量的白酒(可以省略),帶收汁後開始慢慢加入高湯,按一般煮燉飯的方式。
3. 攪拌器內加入煮軟的花椰菜莖、一些高湯(或牛奶)與Ricotta起士,打成糊狀備用。
4. 米煮至九分熟時加入準備好的起士糊,煮到收汁,加入帕米森起士,再加入指截般大小的奶油攪拌後蓋上鍋蓋悶五分鐘,便可上桌。乘盤後可撒上一些橄欖油與白胡椒增添風味。

November 17, 2008

米蘭 - Mondadori Multicenter Duomo

Mondadori Duomo Milano

我想,這是我第一次對米蘭人心生羨慕...

幾天前去米蘭開了個會,因為兩天的開會地點都離大教堂不遠,加上考慮到交通的便利性,於是在離大教堂不遠處,找個一間相對而言非常便宜的三星旅館,渡過我獨自在米蘭的第一晚。

星期五中午check-in以後,還有點時間,簡單吃了午餐,便回到大教堂前晃一晃。平時習慣去La Rinascente晃一圈,當天由於時間不多,便挑了大教堂的另一側。從Via Torino順著廣場右方迴廊往大教堂走去,我發現了Mondadori的新書店,剛好裡面有黑金莎的試吃活動,於是乎,我晃進了店裡。

我很驚喜地發現,這間新書店是個小型的綜合賣場,除了一般書店以外,也有文具、咖啡廳、藝術專區、以及一些3C用品的販售。一直以來,像是誠品那種複合式書店,是我對於台灣的眾多“思念“之一,這會兒在米蘭看到這樣的小賣場,即使是小巫見大巫的規模,當下竟讓我有了想搬去米蘭的衝動!

隔天待會議結束以後,因為空氣不良而頭痛不已的我,再次來到了這個地方,上了二樓的座位區,點個三明治、啜杯咖啡、隨手寫下兩天會議的心得,靜靜地渡過了回家前的幾個小時。



PS. 儘管這不是個太chic的地方,不過在米蘭大教堂一帶,想要找個地方坐下來好好休息,又不想被tourist trap剝削,倒可以是個不錯的選擇

November 07, 2008

帕拉底歐之鄉 – 維琴察

提到位於義大利東北部威內托大區的維琴察(Vicenza),人們最先想到的可能是此地著名的金工、珠寶設計和時尚品牌,不過事實上早在十六世紀,此地就因為出了一位留下無數莊嚴宏偉建築作品的建築大師帕拉底歐(Andrea Palladio)而聞名於世,維琴察也因為帕拉底歐之故,於1994年入選為世界文化遺產。

建築大師帕拉底歐
帕拉底歐是十六世紀建築的重要人物。他生於鄰近的帕多瓦(Padova),卻因維琴察而萬古流芳。他和同時代的建築師如拉斐爾、米開朗基羅等人最大的不同點,在於他既不是畫家也不是雕塑家,而是石匠出身。事實上,如果不是因為帕拉底歐在1530年代末期與特里西諾爵士(Giangiorgio Trissino)的接觸,他了不起也不過是個絕頂聰明的石匠而已。特里西諾是哲學家、詩人、羅馬議院任命的外交官、也是個業餘建築師,他是帕拉底歐建築師生涯的重要推手,不但啟發了帕拉底歐,拓展並豐富他的視野,在帕拉底歐建築事業發展初期,特里西諾更不遺餘力地將帕拉底歐引薦給維琴察地區的權貴。

就建築風格而言,帕拉底歐在1540年代晚期開始發展出自己的路線。帕拉底歐在該時期開始替整體風格、房間形狀與建築物使用的柱式等發展統一的語彙,而這種系統化的概念是同時期建築師所沒有的。當時「一次性」專案居多的環境,實際上並沒有這種系統發展的需求,因此帕拉底歐根據理性、法則來考量機能並配合美學所發展出的系統,也就成了一種革命性的發展。此外,他大量地將古典神廟門面和教堂圓頂運用到世俗建築,也對後世影響至鉅。帕拉底歐的影響力,因為弟子斯卡莫齊(Vincenzo Scamozzi)和英尼格‧瓊斯(Inigo Jones)等人而得以延續,甚至遍及英美等國。

帕拉底歐與維琴察
維琴察位於貝里齊山脈(Monti Berici)和雷西尼山脈(Monti Lessini)之間丘陵地帶的交通要道,創城時間約在西元前一至二世紀間,這一點可以從市內零星的古羅馬遺跡得到證實。在西元十四世紀之前,此地區爭戰不斷,曾經受到多方勢力所佔領,一直到十五世紀初,維琴察成為威尼斯共合國的一部分,才有了一段較為穩定發展的時期。自此之後,維琴察地區經濟蓬勃發展,地方上的富貴權勢在累積財富以後,開始建造豪華宅邸,而帕拉底歐的出現,在時機上恰巧契合,才會成就了維琴察不超過兩百二十公頃的歷史城區內出現了二十三座帕拉底歐豪宅的高密度。因為帕拉底歐在此地留下的建築作品,以及自十六世紀以來未有太大改變的城市風貌,而在1994年被聯合國科教文委員會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IMG_0133
維琴察歷史城區
來到維琴察的訪客,除了在這個千年古城享受不同於一般觀光城市的悠閒以外,大多會順道走訪歷史城區內重要的景點,而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這些景點又都恰好與帕拉底歐有關,也就不是什麼太令人驚奇的意外,因此把走訪維琴察看成帕拉底歐之旅,一點也不為過。

帕拉底歐大道(Corso Palladio)
用帕拉底歐來替貫穿市區的主要街道命名,可見這位建築師對維琴察的重要性。這條街與由此延伸而出的網絡,除了是市內高級名品店所在的主要購物街,也是銀行和政府辦公單位的所在地。

帕拉底歐大道的一端是城堡廣場(Piazza del Castello),廣場一側是建造於十四世紀的厚實古城門,一旁的城塔僥倖逃過了二次世界大戰的轟炸,至今仍佇立在廣場旁,見證著超過六世紀的歷史。進了城門往廣場望去,很難不去注意到另一頭的白色建築。「這房子長得真奇怪」是我對它的第一印象,後來才知道這棟波爾托豪宅(Palazzo Porto)是帕拉底歐的未完成作品,工程未能付諸實現的原因不明,後人也只能依著僅存的架構,徒然幻想著它可能替城堡廣場帶來的風貌。

在帕拉底歐大道的起點與終點,分別坐落著提耶內府邸(Palazzo Thiene Bonin Longare)與奇耶里卡提府邸(Palazzo Chiericati)。其中,提耶內府邸據信是帕拉底歐的設計,這「據信」兩字,來自於該建築在帕拉底歐逝世以後仍未動工,而帕拉底歐弟子斯卡莫齊於帕氏辭世三十多年以後,曾公開表示他「必須以另一位建築師的設計,稍加修改以完成提耶內府邸的工程…」儘管斯卡莫齊並未指明設計師是誰、原設計圖是什麼,不過後人因為完工後的提耶內府邸,有著許多呼應另一端波爾托豪宅的元素,加上一些帕氏留下的資料,判定此為帕拉底歐的作品。

目前的提耶內府邸,是一些私人單位和銀行的辦公室,只有建築物外觀和中庭開放參觀,內部參觀則採預約方式。還記得某次讀到一段文字,敘述帕拉底歐在柱頭設計方面的創新,寫著:「和當代其他建築師不同的地方,在於他運用了新的手法,混合了愛奧尼亞柱和科林新柱的元素…」這麼說來,所謂的複合柱式是算是帕拉底歐的發明?某日,我無意間抬頭看了提耶內府邸的二樓。在此之前,我並沒有仔細去觀察帕氏建築的柱頭設計,就因為那天抬頭看了天空,讓我在提耶內府邸的二樓找到了答案。不論是面對大道的正面或是面對中庭的另一側,華麗的科林新柱上都多了漩渦,原本對這段文字感到納悶的我,馬上因此豁然開朗,書本知識幻化成真實,印象也就特別深刻。

位於帕拉底歐大道另一頭,隔了條街與奧林匹克劇場相望的奇耶里卡提府邸(Palazzo Chiericati)。此地區鄰近雷特隆內河(Fiume Retrone)和巴奇留內河(Fiume Bacchiglione),是當時維琴察的港口區,自然也就成了牲口市場和木材市場的所在地,而這棟建築物的興建,可以說是改變了市區南部的地貌,因設計而營造出的份量,使得周圍其他建築物相形失色。白色的獨立建築物在建造當時佔用了公共空間,因此業主奇耶里卡提爵士也允諾會保持民眾對此公共空間的使用權,而即使到了今日,建築物的涼廊與大宅前的廣場,仍然是居民聚集的場所。這棟建築自1855年起就成為市立美術館館址,儘管館內收藏有許多藝術瑰寶,卻不是什麼人潮熱絡的觀光勝地。

除了上面提到的幾棟建築以外,從帕拉底歐大道往兩旁街道看去,也可以瞥見幾棟帕拉底歐的作品,如目前為帕拉底歐博物館所在地的巴巴朗府邸(Palazzo Barbaran),以及目前為私人用途的瓦馬拉納府邸(Palazzo Valmarana)等。

IMG_0188_L3
領主廣場(Piazza dei Signori)
許多義大利城市都有一個主要的廣場,節慶時作為主要活動場地,平日則是市民休閒集會的地點,就維琴察來說,領主廣場就扮演著這樣的角色。

從廣場的一端望去,其中一支大理石柱上的展翼石獅,訴說著維琴察曾被威尼斯共合國統治的歷史,另一之石柱上則是保護此地的聖文森。臨著領主廣場的維琴察大會堂(Basilica Palladiana)可說是此地最著名也最明顯的地標。這座在原十四世紀法院與市政廳基礎上擴建的建築物,是帕拉底歐在38歲時在眾多建築名家中脫穎而出受到青睞的第一個重要專案,可謂帕拉底歐建築師生涯的轉戾點。帕拉底歐採用了古羅馬人論政洽商的大會堂做為概念,設計出這棟兩層樓的長方形建築,四通八達的通道增添了建築物在使用上的彈性,建築物本體上的船形頂和不停重複的塞里歐半圓拱(Serliana)令人印象深刻,因為帕拉底歐常常使用這種塞里歐語彙的設計,並加以發揚光大,因此後人也將之稱為帕拉底歐拱窗。會堂曾是維琴察的商業中心,目前除了一樓維部份商店與咖啡廳所佔據,其餘皆為文化特展空間。

IMG_0072_2
與大會堂隔著領主廣場對望的,則是帶著一抹浪漫玫瑰色彩的鎮督涼廊(Loggia del Capitanio)。兩座建築物在風格上的差異,乍看之下令人難以相信它們是出自同一位設計師之手。除了廣場上的展翼石獅以外,這座涼廊時時提醒著威尼斯勢力的擴張。有人推測,帕拉底歐受古羅馬建築影響而設計出的大會堂,迥異於當時統治者威尼斯共合國的文化藝術發展趨勢,這顯示出他極力想要與威尼斯共合國脫鉤的意圖,不過有趣的是,帕拉底歐竟然在二十年後再度受到維琴察市政府委託,在領主廣場的另一側蓋出這一座鎮督涼廊。這涼廊原本覆有灰泥裝飾,目前斑白的痕跡仍然清晰可見,不過這些裝飾隨著歲月流逝,包在裡面的紅磚露了出來,原來,那粉紅色的浪漫,竟然不是建築師的初衷啊!

IMG_0109
奧林匹克劇院(Teatro Olimpico)
奧林匹克劇院是西方建築史中第一座室內劇場。西元1555年,以研究希臘悲劇為成立宗旨的維琴察市奧林匹克藝術學院(Accademia Olimpica)成立,為了要上演戲劇作品,便延請當時已經相當知名的帕拉底歐替學院設計一座劇場。然而,帕拉底歐在劇場開始施工的第一年(西元1580)去世,弟子斯卡莫齊接手完成整個工程。因此,奧林匹克劇院除了是帕拉底歐遺作,更是兩位大師的心血結晶。

日間的奧林匹克劇院是觀光勝地,是人們到維琴察必定會參觀的重點。人們在白天得穿過一座鋪滿碎石且擺滿石雕像的小花園,才能穿門進入這座古意盎然的建築。遊客漫步廊道欣賞畫作,還會看到破碎壁畫的修補痕跡,紀錄著維琴察在大戰期間曾慘遭轟炸的遭遇。

劇場有著美輪美奐的裝飾,長方形舞台配上木製階梯型觀眾席,周圍高牆聳立,古典石膏像刻畫著當代權貴。劇場的天花板被化作美麗的天空,顏色像極了威尼斯的落日餘暉,混合著藍橘紅等粉嫩的浪漫,每每總讓我想起冬日威尼斯的落日餘暉,體驗到藝術家們以畫筆紀錄下的真實。舞台上按透視法設計製作的街道,是斯卡莫齊眼中古希臘城市底比斯的七條大道,利用視覺效果在短且小的空間中創造出深度的錯覺,觀眾席上每一區的感受各異,古希臘與古羅馬的時空交錯,讓人頓時沉浸於大師創作之中。

木製的舞台背景之所以能夠經歷戰火的蹂躪而被保存下來,據說在二次大戰開始之初,有心人士害怕這些珍貴的文物受到戰火波及,暗地裡逕自把台上的佈景搬到鄉下藏了起來,直到大戰結束以後才把它們交還,也因此讓這些作品能夠流傳至今。

奧林匹克劇院目前仍是極為活躍的表演場地,演出從古典音樂、舞蹈到戲劇應有盡有。儘管因為劇場座位有限而使得票價高居不下,卻也常常出現一票難求的場景。參觀和觀賞演出的入口與路線不同,夜間觀眾由劇院旁狹小巷道的另一扇門進出,走過紅毯,穿過布幔而進入劇場。不論何種表演,舞台上的佈景都不會被撤下,音樂演出無妨,然戲劇演出對觀眾就成了一種挑戰,舞台上通常沒有額外佈景,要不就只有象徵性的道具,因此觀眾在演出中更得發揮完全的想像力,也成了在此劇場觀賞戲劇演出的樂趣之一。

IMG_0218
圓廳別墅(La Rotonda)
把圓廳別墅納入歷史城區的範圍,其實並不是太妥當的歸納,畢竟它實際位置並不在城區裡,而是一座位於城區東南郊獨立小山丘上的莊園別墅。不過講到維琴察和帕拉底歐,就不能不提到圓廳別墅,因為它不但是維琴察兩大地標之一(另一為領主廣場上的大會堂),更是帕拉底歐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儘管一般人把圓廳別墅當成是帕氏農莊建築的代表,帕拉底歐在《建築四書》內,並沒有把這棟建築列在別墅或農莊的部分,而是歸納到府邸宮殿的部分,更者,圓廳別墅周圍也沒有農業活動,所以這棟建築自始至終就是棟純別墅,並非一般人所認定的農莊。建築物本身其實是一座觀景樓(Belvedere),一模一樣的四個面是它的特色,巨大的涼廊讓人們能夠觀賞四周一望無際的景緻,遠眺維琴察市貌與貝里齊山脈,靜謐的氣氛,特別引人沉思。

融入民眾生活的帕拉底歐
這是座與帕拉底歐息息相關的城市,不論是主要街道廣場、主教堂或是代表地標,處處有著帕拉底歐的影子。地方上某個專以方言演出的團體,替維琴察編了一首歌,把市內著名建築、街道都給唱了進去,更打趣著說,怎麼沒有一道以帕拉底歐來命名的名菜。帕拉底歐賦予維琴察的市容,因為此地居民而被賦予了生命,帕拉底歐徹徹底底地融入了每一位居民的生活。


PS.本文刊登於建築雜誌2007年3月號世界文化遺產專輯